4月26日消息,美的集团旗下事业部美的工业技术宣布收购武汉天腾动力55%股权,进入二轮电动车领域。美的尚未公布此次收购对价,具体细节或将后续发布公告。

据介绍,天腾动力专注于混合动力自行车动力辅助系统的研发与制造,面向全球自行车厂商提供动力辅助系统及解决方案。

如果只看粗浅的描述,可能会认为天腾动力是一家给普通电动自行车提供配件的生产公司,更会让人疑惑美的本次收购目标——如此传统的行业,为什么值得出钱收购?

但如果深入了解,便会知道天腾动力所开发的“电动助力车”(即电踏车、E-Bike),与传统的“电动自行车”(即常见的电瓶车),其实有不小的差异。

而在国内,这类产品的推广仍处于早期阶段,赛道拥有不小的潜力。

冷门行业,高瓴涉足

武汉天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该公司组建于2015年5月,公司的使命是打造一流的混合动力自行车动力辅助系统,为用户提供完美的骑行体验。其所开发的产品,便是应用于“电动助力车”的几种配件,包括可以智能助力的电机、电池和码表。

这种“电动助力车”,与我们常见的电瓶车并不一样。从车的主体样式来说,其仍是一辆脚踏自行车,但是加装了“动力辅助装置”。其会在乘坐者发力骑车之后,才会开始为前进提供额外的动力,从而降低骑行的负担。

这种电踏车可以帮助非专业人士在坡道等环境更省力地骑车,保证骑行乐趣的同时,还能降低长途骑行的门槛、减少身体损伤,在欧美市场较大。

也正因如此,目前天腾动力的主要客户仍来自美国、荷兰等地。而在国内,电瓶车是主流的短程交通工具,电动助力车则尚未普及,仅有小众发烧友会高架购买海外产品。天腾动力自身也在尝试打造电踏车品牌,该公司创始人刘罕旗下的另一家企业倍速出行,便是一家利用天腾动力电机技术,进行终端产品开发尝试的企业。

近几年来,这个在国内颇为小众的领域正获得更多关注。

早在2019年,致力于电助力自行车产品及核心技术研发的公司八方股份便已上市,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2021年末,为电助力自行车动力系统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另一家创企宁波麦思动力进行了一轮战略融资,获得了高瓴创投的加持。在此之前,高瓴还领投了荷兰电动助力车公司VanMoof 1.28亿美元的C轮融资,国内外齐开弓,显然对这一行业颇为看好。

再看国外,该行业的热度更是不同凡响。去年12月,保时捷便宣布收购克罗地亚电动自行车制造商Greyp多数股份。进入2022年,URTOPIA、Aventon也相继宣布了获得融资的消息。

不过国外热度虽高,这类产品的国内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美的集团出手收购,可能也是瞄准了这一市场空白。中国自行车行业也面临“消费升级”,越来越多中高端产品受到青睐,碳纤维、轻量化、设计感成为人们选购自行车的关键要素,电动助力车或许能收获更多人的喜爱。

凭借美的集团的产品销售渠道与对国内市场的熟悉,以及更多其它资本力量的推动,这个赛道或将在国内迎来爆发。

但当我们说回到这笔交易时,却会发现本次被收购的天腾动力,过去几年过得并不顺利。

业绩不佳,对赌失败

天腾动力原本的大股东,是上市公司信隆健康。该公司生产自行车车把、坐垫管等零部件,二者业务可互为补充。

新隆健康对天腾动力的投资可追溯至2018年,彼时信隆健康曾披露,公司增资3000万元取得天腾动力20%股权,据此计算,当时天腾动力估值为1.5亿元。对于一家初创企业而言属于高估值。

两家公司签署了对赌协议,承诺期覆盖2018年至2021年共四年。2018年的对赌协议为,天腾动力原股东刘罕、肖绪国承诺天腾动力上述四年合并净利润(税后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应分别达到人民币-300万元、人民币1000万元、人民币2100万元、人民币3200万元。由于业务原因,该协议后在2019年做出调整。

简单而言,信隆健康要求天腾动力在2018年亏损后一年内扭亏为盈,并每年实现较高利润增长。

然而天腾动力并未达成该项对赌协议。根据信隆健康2021年3月披露,天腾动力在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00.87万元,-1832.42万元,-1386.06万元,-1429.11万元。天腾动力不仅没有扭亏,还陷入连年亏损的境地。

实际上,2020年深交所也曾向信隆健康发去问询函,质问其“是否在投资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信隆健康做出了否认回复。

由于未能完成对赌协议,按照相关条款规定,天腾动力原股东刘罕、肖绪国共需向信隆健康支付现金赔偿款2370万元。由于刘罕没有能力偿还大额现金,此处的2370万元已是打折后的数额。信隆健康4月的最新公告显示,其中606万元赔偿款已在2020年支付完成。

在本次交易的发布会上,信隆健康执行长表示对赌协议已履行完毕,并不影响公司未来经营决策。不过,他并未透露上述未完成的1700多万元赔偿款是否由美的集团承担。

但这些问题,对于美的来说影响并不算大。毕竟在收并购领域,美的早已身经百战了。

美的转身,收购成绝招

一直以来,收购便是美的集团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对于“不差钱”的美的集团而言,收购是比自研更快捷有力的方法。

在主攻家电时代,美的就曾通过收购春花电器进入清洁电器领域,又通过收购小天鹅进入洗衣机市场,将其主业优势不断扩大。

不过在度过了最早的发展阶段之后,美的集团在市场上的几次出手,则更多投向了更具有开拓性的领域。比如在去年2月与今年3月,美的便先后两次加持万东医疗,持股比例直达45.46%,直接大跨步进入医疗器械领域,一举成为了国产医疗影像领域不容小觑的新力量。

但另一方面,美的集团也在收购上吃过苦头。

2016年,美的拿下“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德国库卡。该公司成立于1898年,于1973年研发了世界首个电机驱动的六轴机器人,堪称德国的“国宝级”企业。

当时美的意在布局智能制造领域,以292亿元重金完成对库卡的要约收购。然而收购后一年,库卡业绩和股价双双“变脸”。巨资收购给美的集团带来的只是营收规模的增加,在业绩上却拖了后腿。直到去年,美的开始对库卡的彻底私有化,也是其治疗收购“后遗症”的举动。

总的说来,美的集团在收并购方面,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也有负面的教训,经验十分丰富。

目前,从组织架构来看,美的集团有五大业务板块,在消费电器市场增长见顶后,工业技术事业群被视作美的集团向toB进军的重要部队。其又下分四大板块:消费电器、智慧交通、工业自动化、绿色能源,具体下分8个产品公司,其中就有3家是由收购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4月26日,美的集团董事会秘书兼投资者关系总监江鹏还回应了美的集团“瘦身”传闻。他表示美的将会有序收缩非核心业务,暂缓非经营性投资,同时坚持在toB产业上的突破,智能出行、机器人与自动化、楼宇科技、能源管理被视作四大核心引擎。

因此,本次美的收购天腾动力进入“绿色两轮出行”市场,便是其聚焦四大引擎中“智能出行”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领域,美的旗下的威灵汽车部件正着手打入新能源车客户的供应链。而天腾动力的加入,一方面能将双方积累的技术进行交流,形成合力;一方面也能找到智能出行的另一条道路,尝试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

对于美的来说,过往数次收购中,有的帮助其开拓了新市场,有的却让它受到拖累。至于本次收购能否给该公司的转型与发展带来更多动力,也有待时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