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忙着转型,想要搭上智慧快车,开启数字化转型之旅。

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徐习明在演讲中曾表示,数字化转型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人的数字化,通过智能物联网实现机、物、环境的数字化, 而5G、通讯技术、云计算等作为支撑技术,使智能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无处不在。智能物联网在数字化转型中有一些新的应用趋势:首先是AI正在快速走向工程化;第二,低代码;第三,多维感知的融合;第四,未来是一个“屏化”的时代。

对诸多传统行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已不再只是一个热门词语,而变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要务。

农业:风险实时监测预警

在科技兴农的大背景下,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越来越成为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以往面朝土地背朝天,被动应对环境变化的传统农业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效益,成为新农人经营农业的法宝。

选种、种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生长离不开农人的精心打理,还有农技专家的专业指导。2018年,阜宁智慧农业及大数据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科技加入到农业护航的队伍。海康威视携手合作伙伴,以视频科技、环境在线监测等技术应用,助力农业生产。

以传统病虫害防治为例,以往需要协调专家时间,专家进行踏田指导,往往一天大部分时间耗在路上,效率较低。如今,随着视频科技落地田间地头,万顷良田有了24小时的在线看护。专家通过平台便可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坐诊方式快速解决农户问题,为农作物“治病”争取宝贵时间。

而通过海康威视数字农业管理服务平台,在河北唐山、内蒙赤峰、湖北武汉、江苏宿迁等地,海康威视通过部署在田间地头及水塘特定点位感知设备,可实时对农业生产环境监测预警,同时农户还可通过海康数字化农业管理平台远程调控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农户对高温等气象灾害响应速度,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

理货:“站位盯箱”成为历史

“我见过24小时的青岛港。”在青岛港干了18年的港口理货员,早、中、夜班反复轮换,王贤鹏熟悉青岛港每一个时辰的“风景”。

高效运转的港口,理货员是进出口货物的把关“卫士”。出口货物,理货把最后一道关;进口货物,理货把第一道关。他们理货的速度直接关系到码头的运作效率。

曾经,无论炎炎夏日还是“三九”严冬,理货员们都需要露天“站位盯箱”,历经风吹日晒雨淋。

而现在,随着智能理货系统在青岛港的应用,王贤鹏和同事们的理货工作发生了大改变:从人工理货到智能理货,从露天码头到办公室,“站位盯箱”成为历史。

海康威视智能理货系统在青岛港、天津港等港口,助力智慧港口建设,系统自动识别集装箱号、拖车号等信息,理货员坐在电脑前即可实时检查集装箱作业流程,进行非现场理货作业,降低理货的安全风险、劳动强度,提高港口运输效率。

交通:车辆也能量“体温”

为有效避免大客车、大货车等高危车辆因温度过高而发生自燃事故,海康威视与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隧道行车安全”管理系统,实现车辆温度自动采集与预警以及全过程重点关注。

车辆温度采集与预警系统将超温监测点布设在距隧道口三公里处,通过采集过往车辆的温度值并关联车牌,实现车辆车体温度过高识别与联动预警。

经实际测试,超温车辆以80码时速行驶至隧道口的时间约为2分30秒,期间管理员再次发现超温车辆,经交警查询驾驶员信息至联系驾驶员这一系列操作,大约可在2分钟内通知司机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超温车辆进入隧道。

同时,后端平台根据车辆温度启动相应级别的超温预警方案,各级预警的温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现场主动提醒超温车辆,避免隧道火灾事故的发生。

从成立至今,海康威视基于对物联感知业务的战略定位,有计划地拓展和布局了新的业务领域,形成在可见光、毫米波、远红外、 X光、声波领域的五条技术主线,构成公司多维感知技术的主架构,在此基础上,打造海康威视更丰富的、更广泛的技术组合产品。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海康威视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