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免费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百度为何如此大气?
摘要:永不落幕的少年。
作者:虚谷
2018年底,西安冬雪皑皑,冷硬的空气冻得人脸上生疼。
百度员工钟安踏雪回到家中,他透过玻璃面无表情俯视着小区对面的夜市,烧烤摊老板油光满面的认真工作,南来北往的行人裹紧羽绒服,穿过浓烟走进“村子里”。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古都的三环内,城六区共有“城中村”292处,其中187个处于高楼的包围中。
家里的小侄子满脸激动,冲过来一把抱住钟安的腿。和其他孩子要玩具不同,他嘴里嚷嚷的是“猫窝”。两个月前,钟安收到小侄子的微信:“他哭着和我说,一直养的流浪猫病死了,就死在城中村的垃圾山里。”后来又打电话哭了几次,钟安实在是心疼侄子,就哄着说做一个能治病的猫窝送他。
后来由于工作太忙,钟安忘了这件事情,以至于整个元旦假期都被侄子埋怨。即便他给侄子买了一堆乐高,侄子还是要能治病的猫窝。钟安只能硬着头皮讲已经做好了,回北京后会邮回来。这酿成了一场更大的家庭危机,钟安母亲坚决反对,说他这样会影响工作,太过孩子气,不像成年人。
作为百度的算法工程师,钟安要做一个能看病的猫窝,并非胡说。按他的想法是,做一个能自动识别猫脸的门禁,让猫能安全出入觅食。而且入口处摄像头还能识别出流浪猫是否患病、绝育,在第一时间通知流浪猫救助志愿者,进行有效救助。
这里面需要应用到的AI技术,钟安会,但要耗时太久,所以犹豫。毕竟,成年人要讲利弊得失。
回北京后,开部门周会时,钟安和愣头青一样对自己组长说:下班之后的工作,想做一个猫窝,想得到公司支持。领导愣了一下,最初有些不可思议。但在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后,便拍板让他做,还给钟安攒了一个三人组。
(图为:AI 猫窝)
很难想象,三个成年人、一家上市公司居然会为了个少年的孩子气,如此费心费力。
最终这个名为“百度AI暖宠联盟”的公益项目通过百度星辰计划顺利落地,百度星辰计划是百度搭建的CSR(企业社会责任)技术赋能平台,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是这一计划的理念。
在完成这次公益项目后,钟安询问了领导为什么会同意。然后,他得到了一个很正经的答案:
“我不是经济学家,不知道贫富差距怎么解决。但我进百度第一天起,就接收到了技术能改变世界,是有温度的理念,我的老领导讲这就是百度精神。AI和猫窝结合起来看似不起眼的小创新,实际上是将前沿技术,商业头脑,以及奇思妙想结合在一起,因此‘钟安们’总是会被鼓励付诸实践-迅速感知客户需求,愉快的创造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做的是,营造合适的氛围,和支持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也是多数人加入百度的初衷。”
这些员工嘴中的百度精神真就这么伟大吗?这不禁让人好奇。
01 什么是百度精神?
要了解百度精神,得先从它的文化说起。
百度的企业文化是“简单可依赖”,单纯得有些孩子气。早年的时候,百度80%的员工都是技术直男。而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产生了很微妙的化学反应,他们中二热血,有着共同的伟大梦想——只有百度,没有互联网。用户在百度上可以索引和寻找到任何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能和百度文化配套的基因只能是技术,而技术的发展必然会驱动创新。
那些年,随着百度的快速增长,大量部门的人员数量膨胀,李彦宏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百度的价值观被稀释了。所以,他意识到百度必须走出销售驱动的怪圈,把目光看向未来——成为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
所以,在2015年-2018年的四年间,百度在三个维度上分别进行了升级,以此来为技术创新服务。
在业务上,百度进行了一次大瘦身。2015年7月,百度将外卖业务拆分出去独立发展;10月,百度将去哪儿出售给携程。2016年,爱奇艺也随着私有化而剥离出百度。
在组织上,百度把管理层重新梳理。这几年,百度核心高管有着很大变化。2018年,“七剑客”之一崔珊珊的回归,担任百度文化委员会秘书长,把KPI第一,转向了OKR。KPI强调的是量化结果的实现,而OKR强调的是团队协作与团队极限的挑战。对AI体系贡献巨大的王海峰升任CTO。
在技术上,百度变得更加开放。2017年,百度战略从移动先行,改成了AI先行,对下一个时代的野心昭然若显。并且,还把已经成立9年的百度技术学院(BIT)正式对外开放,为社会免费培养AI人才。
BIT最早成立的目的是搭建知识共享平台,提升百度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百度自己公布过一组数据来说明BIT对内部工程师的培养力度:
仅2016年百度技术学院就开设了515门次的课程,课程总时长为118825小时,覆盖学员53045人次,组建内训师300余人。这是什么概念?500门次课程和5万人次学员已经相当于一所普通高校的规模;而11万个小时,差不多等于把《人民的名义》看了2500遍……
为社会培养AI人才的目的也很简单。第一,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想制霸世界高点,只靠一个百度不够,还需要成百上千的小百度;第二,能和人才共赢,吸收来自民间的营养;第三,学成了去创业,如果成功,百度会多一个合作伙伴,假若失败,百度靠着培养的情谊,大概率能招揽来一个既会技术,又懂经营的人才。
2020年,百度CTO王海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已培养了100万AI人才,未来5年要再给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他的这句话透露的意思,再结合百度近几年的升级调整,能让我们清楚看到百度精神——开放、包容,坚信用技术能改变世界。
02 组织力圣火
百度精神之于百度的意义是什么?当然是创新信仰。这种信仰中国只有两家公司,一个叫华为,一个叫百度。
与华为一样,百度有着战斗力极强的工程师部队,能很好地把技术商业落地。一个典型的工程师部队攻克难关的例子是,2020年,百度发布了5G云代驾。而代驾员并不需要一直开车,汽车主要是无人驾驶。代驾人员更像监控员,主要是在突发情况可以快速控制车辆。
与华为又有些不同,相较于大规模的集团军式作战。百度更愿意发掘天才,搞特种作战。2010年,李彦宏设立百度最高奖,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企业给普通员工最高的奖励,为100万美金。截止目前,已发出超过2亿人民币。其有三个标准,项目有意义、结果足够好、团队小于10人且不能有总监级别存在。
从信仰、技术、奖励三方面来看,这组成了百度的组织力三角:一,要让员工有信仰,拧成一股绳前进,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打仗只靠钱的部队,遇到有信仰的,根本不是对手;二,要学会落地,只留在实验室里的技术都是耍流氓;三,要舍得给奖励,毕竟打工最基本的需求还是为了赚钱。
所以,从近距离观察的话,华为与百度都是中国特色组织管理体系的代表。
任正非经常强调一句话:华为一直是比较崇拜美国的。1997年,他远赴美国,考察了四家科技公司后,决定向IBM学习。华为用20亿人民币请来了50位IBM的专家,花了两年时间成为一家美国公司。而李彦宏则是硅谷的天之骄子,2000年回国创立百度后,走的就是美国公司路线。
华为没有止步美国化,这家公司充满了革命气息,创造了众所周知的狼性文化,讲忠诚,讲奋斗,讲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百度同样进化出了中式特色,笃信技术,再高级的管理人员也要随时捡起地上的垃圾(修改BUG),讲实事求是,讲坚持,讲立军令状。
华为内部刊物记录了很多奋斗故事:在孟买恐袭时坚守岗位、在阿尔及利亚地震时开拓市场、在埃博拉肆虐时签订大单......百度同样如此:T9高工休息日逛街时席地而坐改BUG、电梯坏了工程师就手扛肩挑把服务器抬进数据中心、拿了百度最高奖的女同学曾立下“不完成,我就走”的军令状......
而这两家公司都很清楚,讲奋斗的同时,要用合理的价值分配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换句话说,大家相信你营造的信仰,为了你的信仰去奋斗,所需求的是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体现在物质上,因为这就是人性。物质满足的同时,更加坚信这个信仰。从而形成一个激烈员工成长的循环。
华为对于员工的高额奖励众所周知。百度则显得低调得多,为了让价值分配合理,既留住人才,又激发员工战斗力,百度做了四重设计:基本工资+绩效+股权+奖励。底薪代表了员工的价值,绩效则是鼓励员工多劳多得,股权激励让大家保证忠诚,内部奖是筛选出可信赖的人才。
华为能在5G网络上乘风破浪,百度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的领头雁。这就是二者能成为中国科技两座高峰的原因,因为他们既讲西方思维,又有东方特色。
03 百度的底色
2021年,李彦宏首次向股东写公开信,袒露心声:“我们生而不同,干嘛要活成别人的样子?”公开信里讲述了百度如何走向不平凡:
21年前,创立百度时,我曾希望像在硅谷一样,招有5年左右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加入初始团队,但最终我们招的几乎是应届毕业生,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公司在中国培养出能为互联网所用的技术人才;由此开端,百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人才培养“熔炉机制”。我们让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从实习生到顶尖科学家。
读完李彦宏首次给股东写的公开信,能清楚感受到他培养人才上的骄傲。之后,百度在培养人才阶段,其中有三点经验很宝贵。
1、以技术洞见支撑产品研发。这能避免被消费者需求牵着鼻子走,生产出步人后尘的产品。技术洞见,是指用创新方式应用科技或者设计,以达到生产成本的显著降低或者产品功能和可用性大幅提升。依靠技术洞见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与同类竞争产品拉开显著差距。从百度成立第一天起,就是一家作为纯技术软件公司而存在,为其他公司输出技术而非流量。大大锻炼了百度技术团队大规模作战能力,在百度开始商业化后,技术团队把“冲突看作创新之母”,做出了贴吧、知道、百科等影响深远的明星产品。
2、用开放激发创新与降低成本。选择开放,往往意味着放弃控制权,但却能换来规模和创新。百度在技术上开放,为中国互联网输出技术人才。在文化上开放,吸收更多的人才与思想。在培养人才上开放,让百度成为技术工程师的成长摇篮。
3、 要舍得花钱,以此来支撑技术创新,这也能留住和吸纳研发人才。过去几年里,百度的研发投入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今年一季度高达18%,达到了50.98亿元。这个比例就是放到全球来看,也是非常之高的。据早前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在全球研发投入靠前的科技企业中,三星、谷歌、大众、微软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在7.2%、14.5%、5.7%、13.3%。
这三点组合起来,也正是百度的格局,让平凡人在百度成长到做不平凡的事,之后向中国互联网输出技术文化。早在2017年的时候,AI领域知名科技媒体TOPBOTS发布了《20位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名单,其中百度在职和离职的共有10人上榜。也有很多人在担忧:百度这是亲自培养对手,技术领先能不能持续,它到底为何而存在?
但百度用实践告诉我们,中国最庞大的AI工程师队伍,在先进的管理制度保障下,足够高的研发投入下,文化信仰的加持下,高额激励的鼓励下,能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止于一家公司,而是迈步走向整个社会,让中国的AI产业可以真正屹立于强者之林。
据2021年Q1财报显示,该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81亿元,同比增长25%,创两年以来最高增速;归属百度的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43亿元,双双高于市场预期。核心业务营收入为205亿元,同比增长34%。这205亿中,有42亿元为非广告业务,这部分业务是百度培育了多年的以智能云和Apollo为代表的AI业务,增长速度为70%,开始逐渐展露盈利能力。
在数十年的探索下,百度Apollo业务开发出了三种商业模式——一是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快速搭建自动驾驶能力;二是百度造车,端到端地整合百度自动驾驶方面的创新;三是共享无人车。于百度而言,押注AI的成果已经显现。
在百度成立这二十一年,也是形成独特组织力建设的二十一年,具体思路可以梳理为:把创新当作公司发展桥头堡,从试验田里总结经验,归纳教训;核心文化聚焦在技术上,锻炼队伍开拓、吃苦、作战能力;然后到AI战场上一往无前,成为中国科技公司第一梯队;相信信仰,让公司拧成一股绳大步向前。
尽管过去走过一些弯路,但百度还是回到了正轨上。现在组织能力完善,创新文化开放,坚信技术创新改变世界,本质上百度的组织力已经体现成果。
2020年,百度宣布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如果不了解百度身上技术改变世界的精神,普通人很难理解百度为什么愿意五年内为社会无偿培养500万AI人才。
答案很明显:是把技术创新当作企业血液;是把人才培养上升到谋取世界领先的高度,从百度AI行,扩散到中国AI行;是百度组织力强有力体现,从搜索转身走向AI超越。
百度又岂止是百度?
2000年,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工厂的侮辱之名成为标签,但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却七战美国巨头,战战皆胜,保存科技兴国的火种;2009年,4万亿计划横空出世,地产兴邦喧嚣四起,百度依然少年,不变初心坚守技术;2019年,国际局势不稳,百度深谋远虑,早已把转型AI当作至高战略,用高度组织力完成转身,成为中国AI头雁;2020年,全球范围内AI商业落地加速,百度宣布未来五年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这种不在乎一国得失的心胸,是早已把眼光看向了世界。
在这些改天换地的历史潮流中,每一个重要变化,都是独一无二、完成自我超越的少年百度。
《一代宗师》里讲过成年人一生要经历三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少年没那么复杂,他们见的是自己的初心。其身上那股孩子气,看不公有胆直言,遇不平有勇气拔剑,见富贵浑不在意,面对贫富之差敢去想改变世界。
这才是年轻的血,那永不落幕的少年。
来源:拾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