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买剁手之后,我们的快乐为什么越来越贬值?
在这样一个商家可以把任何一个时间符号变成购物狂欢节的社会,我们恐怕最难守住的就是自己的“初心”以及自己的“荷包”了。即使钱包所剩无几,各大平台却早已把提升了额度的消费贷送到了你的眼前,只需点一下就又可以开心买买买了。
对于很多人而言,网上购物的最大乐趣其实是在精挑细选塞满购物车的时候,其中让人乐此不疲地的一大过程就是参与商家设计好种种抢券、满减和补贴活动,这个时候整个人都会处在多巴胺积累和上升的过程。
第一波高潮来自于狂欢节开始的那一刹那,参与抢购的消费者都像是被直播带货大咖李佳琦的那声铜锣给敲醒一般兴奋异常,以最快速度选择商品、支付,抢到心仪已久的商品,心理得到第一次大满足。
第二波高潮来自于对这些商品到手的期待过程,随着物品陆续寄出,物流信息开始告诉我们这些商品正在向自己扑面而来,这种期待感又一次会激发我们的多巴胺分泌,兴奋度会在我们拿到快递拆开的那一瞬间达到一波又一波的小高峰,但随着快递接踵而至,我们拆包裹的快乐的边际效用将进一步递减。
而真正拿到手的那件消费品,由于大多并没有立刻使用的用途,往往被我们“观赏”一下就放在一边,等待着我们计划中好好用它、穿它、摆弄它的那一刻的到来。但其实,很快我们就这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随之我们的兴奋度也就会快速下降,以至于有一些百无聊赖的感觉。
唯一能激励我们奋起工作的动力,可能要看下节后要还的欠款,而唯一能让我们再次兴奋的就是下一场购物节的来临。
在这个无比艰难的2020年,对于全世界很多人来说,能够有能力在网上想买就买,有机会出门轻松购物,都已经是生活很大的慰藉了。我们也想借着“消费”这一话题来聊聊:我们的快乐感受为什么越来越难满足?快乐的保质期为什么越来越短、质量越来越差?
根植于基因:为什么我们如此“快乐不耐受”
生活在物质丰盈时代的我们,可能已经不相信或者忘记一个有关“匮乏”的传说。而这个传说其实是一个长达数百万年的事实,就是人类一直生活的匮乏的环境当中,长期以来的大多数人口在无论是食物、药物还是生活必需品上,都处在极度贫乏的状态。
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实现温饱刚刚过去不过是四五十年,实现较为富裕的生活也不过十几年二十年时间,关于匮乏产生的饥饿、短缺的记忆还深深刻印在老一代人的记忆当中,也烙印在这些人的身体和心理当中。
(贝爷是挑战匮乏环境的最佳代言人)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身边上年纪的人所患的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等代谢类疾病的人数增多。我们知道这些富贵病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食物丰盈之后,我们过多摄入的高糖、高盐、高碳水的食物反过来开始危害我们的身体,而造成这一饮食偏好的原因正是匮乏年代我们身体对于这些食物的极度渴求。
但是我们身体不知道的是,原本只能在逢年过节可以吃到的这些高热量食物,早就在平时得到了供应,而且是饱和攻击的,但偏偏我们的身体机能早已习惯了忍饥挨饿,能够高效将食物的能量转化成脂肪存储在身体当中,以备不时之需。一边是源源不断的美味食物,一边是我们身体高负荷的运转吸收,最终的结果就是身体产生了过大的负担,压垮了我们的新陈代谢系统。
尽管我们可以理性地分析这一过程,也会去搞搞健身运动、节食减肥等反“天性”的事情,但是我们仍然无法难以克服数以百万年形成的这样一种“趋乐避苦”的生理心理机制。
这种快乐机制几乎是大自然为所有高级脊椎动物设定好的基础代码,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可避免,而且通过一代代的自然拣选,淘汰那些让大多数人都保留下同一套基因代码。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快乐机制的核心原理就是“人类获得的快感总会消失”,无论是我们的生理欲求还是心理需求,都符合快乐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在饥饿中吃下第一口甜食后则倍感满足,一旦吃饱后,给你更多的甜食你也不愿意再碰,甚至吃得越多越反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你又会开始怀念起这些甜食了。
假如我们的快乐机制不是这样运作,而是一次满足就可以获得持久的快感,那么我们长期处在这种快乐享受中,也就再也没有交配、劳作和努力的动力;又或者是快乐没有暂停键,一旦享受起来就没有满足,这样我们很快就会被自己的贪婪所反噬,死在无尽的纵欲当中。
所以,我们正是在快乐机制的此消彼长当中才得以生存下来。当快乐来临的时候,我们就抓紧享受,当快乐消退的时候,我们回归平淡,但是我们保留了对于快感美好的回忆,也就有了为获得下一次快感到来而选择忍辱负重,“为之计长远”的深谋远虑。
用当下时髦的心理学来说,就是具有“延迟满足”的坚韧能力。非常讽刺的是,如今这一被人所赞誉的能力在之前不过是一种稀松平常的生活习惯。在农业社会,人们都是按一年的时间来规划生产和消费的。一个家庭要赶在下一个丰收季节到来前,要精打细算地分配这一年的粮食物资,必须要在忍饥挨饿的春夏之交,留下可以春播的种子。而如今,因为极度丰盈的商品经济社会的到来,这种日常习惯成为了一种美德,而现实的状况是,人的快乐阈值越来越高,时间却越来越短。
消费主义下,我们如何陷入对商品的迷恋?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人就是那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满足之后就无聊。人生就像一个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尽管叔本华是想用这句话概括全人类的悲剧状况,但是他给我们的解决方案就很难让人认同,他认为人类的唯一出路就是通向死亡。通向死亡,叔本华却并不鼓励人们自杀来结束痛苦,而他本人则是选择通过放浪形骸的纵欲来加速走向死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叔本华也是一位表里如一的行动哲学家。
不过,叔本华的钟摆喻言,更像是为即将到来的二十世纪的消费社会做了预告。因为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商品经济的大繁荣,诞生了一个商品生产和消费必须紧密挂钩的消费社会。
大多数人不再像传统社会中有一些需要安分守己的固定身份,诸如农夫、铁匠、骑士、奴仆、地主老爷等等,而是大家都具有了一个相同的身份:消费者。
(鲍德里亚和他著名的《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的第一要务就是需要人去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需求,也就没有生产的动力,因为生产的要素都已具备,全球的生产引擎就等待着消费者拿出一个个购物的清单来点燃需求,让引擎轰鸣运转起来,由此资本、技术、工人的工资福利才能充分流动起来,财富才会增值,人们才有能力和动力去启动下一轮消费。
消费社会的好处几乎是不言自明的。在传统社会,无论从宗教训规还是社会风气,人们通常将奢侈、消费看作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情。正如《圣经》里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我们也把“勤俭持家”奉为美德。但从事实来看,奢侈消费只能满足少数上层阶层人的享受,而不得不如此来消解大多数人的过分欲望。
如今,我们再也对没有这样的道德负担,消费甚至过度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炫耀的事情,是一种个人魅力和实力的象征。
消费社会在物质层面拉平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你逛你的SKP,我有我的拼多多,你出行能坐头等舱,我做经济舱也一样和你同时达到。即使是最底层的人的生活,通过消费也能过上比之前国王们都要舒适的现代生活,至少我们有“卫生纸”的自由了。
不过,消费社会的负面效应同样显著,建立在其上的“消费主义”,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形态。消费主义的真谛在于我们不再按照血缘地缘关系来定义自己,也不按我们的品德行止来标榜自己,而是我们按照我们消费的物品来定义自己,包括我们的阶层、品味、兴趣爱好甚至于个人价值。不过话说回来,剥离现实属性的个人价值也从来没有出现过。
把自己的价值交给消费过程和消费品,那么,你也就将自己的价值交给外界来评价了。你所需要的大多不再是因为消费而获得的物品,而是因为消费而获得的相应的符号,也就是那些能标榜我们消费层次,体现我们个人价值特征的品牌,充当我们精神的向导。
相较于过去传统社会的匮乏状况,消费社会的特点是对于快乐的满足既充分又及时。而相较于消费品在物质功能上的及时满足及时停止之外,我们在消费品的精神满足上却是越发的高频,但又越发的难以满足。
怎么说呢?在摆脱了身体机能的限制之后,我们的大脑只需要对这些消费品的虚拟价值进行消费就能带来极大的快乐,而想象是不占用多少生理空间的,只需要骗过大脑,就可以获得同样的多巴胺等快乐激素的分泌。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在浏览商品(哪怕就是手机上的精美图片)、参与优惠抢购、等待包裹上门的过程中获得极大快感的原因,我们其实是靠想象来获得快感,靠到手的占有获得终极的心里满足,而后面的物品消耗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
想想那些堆在衣橱落灰的礼服、难得背出来的限量款皮包、无数被种草的化妆品、收藏品,大减价时囤积的生活用品,无一不再透露着我们的快乐消费的副作用。
从囤积癖到断舍离,为消费主义的快乐解解毒
消费主义文化景象之下的一大奇观就是囤积癖,这是由那些可能饱受物质匮乏或者从小缺乏安全感的一些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癖好。
最近英国一位有着非典型囤积癖的英国程序员宅男去世,留给自己的弟弟一堆价值千万英镑的“垃圾”。他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网购了近6万个包裹,但是这位宅男的最大癖好只是买买买,却从来不拆这些快递,然后就堆积到房间的各个角落,最终拆包裹的快乐交给了他弟弟请来的评估师来享受了。
显然,这个宅男的快乐只需要浏览这些消费品的网页并下单支付就可以满足其最大的快乐,而他要做的就是不停浏览、不停囤积即可,根本不需要享受这些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或者观赏价值。实际上,这也将是未来的消费形态,虚拟消费的商品仅仅以数字形式存放在服务端,而我们从占有、观赏和交易中获得快乐满足。
另外一种由消费主义衍生出来的现象就是对于消费主义的反抗,那就是极简主义。极简主义代表作的《断舍离》在一批年轻拥趸那里被奉为圣经。断舍离的精髓在于断绝那些买不必要东西的念头、舍弃那些短期内用不到的东西,最关键的是摆脱对于物品的执念。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很骨感的。即使很多人一时兴起按照断舍离的方式来一场全屋的大扫除,但很快也会在未来的购物季将屋子重新填满。而且对于单身人群来说,断舍离却是可以是改变生活方式的一次尝试,这种状况常常发生在搬家之际。但是一旦定居、结婚、生娃之后,断舍离的方式可能就是一场美好的想象。
在消费主义的熏陶下,我们大多已经无力抗拒买买买带来的及时满足的快感诱惑,如果我们再有一点“勤俭持家”的陈旧习惯,就很容易生活在堆满各种消费品的世界里。大多数人就活在这样消费前的短暂快乐和消费后的繁忙摆弄当中。
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存本能要求我们尽可能又快又多地满足我们的身体所需,因为这是我们面对长期以来残酷的匮乏环境的一种最优生存策略,由此我们的大脑建立起一整套快速反馈的奖励机制,让我们乐此不疲地追求即时的满足。我们也已经知道,在物质丰裕的当下,我们不应该如此马上立刻地满足自己的快乐需求,但我们又知道在我们的理性在大脑的快乐机制面前就跟弱鸡一样脆弱。但最终我们要知道的就是,如果要获得持久而高质量的快乐,那就必须学会延迟剁手爆买诸如此类所带来的即时满足。
如果最终真能做到这些,那么,我们仍然有可能将购物消费跟那个我们已经很少奢谈的“幸福”联系起来。
面对现实,我们很难拒绝买买买带来的快乐激励,也很难完全做到极简主义的目标,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做一个中庸的摇摆者,找到自己的快乐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