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科学家陌陌公益直播间教乡村孩子“吃恐龙”
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只恐龙。
10月22日下午,通过一堂直播公益课,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150多所乡村学校的数万名孩子们,学到了“如何科学地吃掉一只恐龙”。
为孩子们讲课的,是“网红科学家”、“恐龙科普第一人”、“首个发现琥珀中的恐龙化石的人”——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邢立达。
在北京网络文化协会指导、陌陌科技主办的“给乡村孩子的科学课”直播公益课上,邢立达带领平时没机会到科学馆了解恐龙知识的孩子们,走进了神奇的恐龙世界。
在80后童年里流行的《恐龙特急克塞号》,让恐龙成为孩提时期的邢立达心中的图腾。如今,已经成为国内知名恐龙学者的邢立达,在直播间里把神奇的恐龙世界带给乡村孩子们。
恐龙的肉为什么和鸡肉相似,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恐龙化石,又是如何通过恐龙化石研究已经灭绝的恐龙的?针对乡村孩子对恐龙的认知层次,邢立达在课件里使用了可爱的插图,主题设置成如何把恐龙做成大餐,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向孩子们科普恐龙知识。
得知能听到科学家带来的恐龙知识课,孩子们准备了一大堆问题。
河北保定段庄小学的同学问,如果存有完好的恐龙蛋,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能孵化出小恐龙吗?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山田完全小学的同学问,如果现在还有恐龙,我们可以跟它们做朋友吗?
借助直播的即时互动性,孩子们得以和邢立达“面对面”交流。一根网线,一块屏幕,把科学家和乡村孩子连接到了一起,把优质的科普知识,送到了最为急缺的乡村学校。
四川宜宾金山村小学的老师说,“孩子们虽然没办法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在科学馆里看到恐龙化石,了解恐龙知识,但他们对恐龙的好奇心可一点都不少。”
包括恐龙知识在内,科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探索科技馆奥秘,触摸大国科技,感受自然奇趣,早已丰富了城市孩子的课外活动。但对于科学教育资源匮乏、受困于地域限制的乡村孩子们,科普知识还只是书本上的硬核概念。
江西赣州秀塅小学的老师说,乡村学校的硬件已经有所提升,但软件“短腿”现象越发严重,乡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仍然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师资条件匮乏,“专职教师数量远远不够,多数情况还是兼职教师上课的现状”。
在邢立达看来,直播等全媒体传播的方式对科普很有帮助,不应该将思路停留在写文章之上,“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将我们的成果展示给大众,尤其是最需要这些科普知识的乡村学校和孩子们。”
“给乡村孩子的科学课”直播公益课邀请到中国科技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 馆、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等知名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借助互联网直播技术,给乡村孩子带来10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教育课,开启“科学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