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联合创始人卡兰尼克走人,Uber的全球网约车帝国版图迅速瓦解。在软银集团的“指示”之下,周一,Uber宣布退出东南亚市场,通过资产入股获得竞争对手Grab的近三成股权。

在亚太市场,Uber另外一个竞争对手是印度的Ola,美国彭博社的一篇专栏文章指出,在印度市场,Uber的败局已经注定,下一步将会退出印度。

Uber和Grab的交易已经曝光了很长时间。最终根据周一的宣布,Uber退出这一地区,其资产置换为Grab公司27.5%的股权。另外Uber的首席执行官科罗沙将加入Grab的董事会。

Grab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覆盖了东南亚。其两位创始人为马来西亚华人,Grab在北京市设立了子公司,负责手机软件开发。

之前彭博社等媒体曾经报道,Uber同样已经和印度网约车巨头Ola进行了会谈,准备以类似在中国的方式退出,资产将置换为Ola的股权。

不过这一会谈后来没有了下文。随后,科罗沙不久前访问印度,其在公开表态中暗示,不会轻易按照软银集团的要求放弃印度市场。

彭博社文章指出,在印度市场,作为Uber大股东的日本软银集团同样也是Ola的大股东。而最近,Ola和Uber在印度的竞争正在越发激烈。

双方展开了公关大战,对外介绍自身如何善待网约车司机。然而现实是,许多印度人申请了贷款,购买了汽车成为网约车司机,但是却发现生意难做,日子难熬。

印度的网约车市场出现了饱和,司机的工资下滑,另外一些银行甚至开始从贷款人手中夺回车辆的所有权。

不久前,美国研究机构指出,美国网约车司机的工资只有许多州法定最低工资的三分之一,即不到四美元。而在近日,也有消息称印度网约车司机的工资也十分低廉,这让印度司机十分不满。

不久前,印度的网约车司机利用手机聊天工具WhatsApp作为平台,发起了一场罢工。而在罢工期间,印度孟买市的交通状况良好。这种情况恰好证明了印度网约车的明显过剩。

彭博社专栏文章指出,在印度,软银集团的掌门人孙正义可能给牢骚满足的网约车司机带来解脱,他极有可能让Uber公司退出印度市场,从而让占据主导优势的Ola公司提高车费,改善司机的工资。

上述文章指出,Uber对于软银集团的反对可能没有效果。

在软银完成对于Uber的入股之后,软银集团愿景基金负责人米斯拉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希望Uber未来能够关注盈利前景好的市场,其中包括欧洲、美国、拉美、澳大利亚,其中并未包括印度和东南亚市场。显然,软银并不希望Uber和软银投资的其他网约车公司展开激烈竞争。

不久前,在印度占据了主导优势的Ola,正式开始了国际化,进入了澳大利亚市场,开始在悉尼、珀斯等城市进行运营。而在澳大利亚,Uber是优势运营商。很显然,软银集团并无法劝说Ola不要进入Uber的“势力范围”。

彭博社文章预测,在Uber退出印度市场的谈判中,澳大利亚有可能成为一个筹码。即如果Uber以印度的资产置换Ola的股权,则Ola有可能退出澳大利亚。

彭博社指出,就好像新加坡的退出开启了当年大英帝国在亚洲地区的衰败,Uber公司在新加坡(Grab总部在新加坡)的退场,将使得该公司在印度市场同样难以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