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风暴的前夜 各大巨头的印度鏖战
近年来,多数走出国门的企业,都将战略指向了印度。为何印度市场成为了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原因之一是这个人口第二大国的印度甚至有望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去年给出的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增至13.26亿人。
第二个原因在于印度当地政府对于外来互联网公司的态度向来开放,并通过减少行政审批等多个利好政策吸引着境外企业投资,鼓励创业,实现印度当地经济的腾飞。
从去年上半年来看,功能机出货量3091万部,占比52.88%,智能机出货量2754万部,占比47.12%。从手机产业链上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目前印度当地组建生产流水线还属于劳动密集型阶段,而中国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跨越至技术密集型,无论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到整个产业链,都有着十几年前中国的缩影。
正因如此印度市场中存在着无限商机,这也是为何企业会不惜余力的加大在印度市场的投入。而在这次的AI之战中,国内外主流厂商已纷纷入局,一场AI领域的鏖战将在这里拉开。
Google扎根印度 分散流量聚于自家平台
为了保障自家业务的发展,Google在2016年1月率先与RailTel展开合作,在多个火车站设置了免费高速(1GB)Wi-Fi服务,并规划在三年内覆盖400座车站。
2017年5月,Google在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Android Go,说白了就是简化版Android 8.0系统,该系统即便在内存只有512MB的设备上也能流畅运行,在发布的同时Google放出豪言,这个系统将让安卓再添十亿用户,显然是奔着印度去的。与其在印度市场推的YouTube Go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9月的时候,Google Assistant(谷歌自家的语音助手)更是将印度语列于英语之前,其著名的翻译功能支持了当地9种语言,并应用于核心的搜索与地图业务中。在印度的不断布局,也给谷歌当地数字广告业务带来了增长。对于谷歌来说,这无疑是针强心剂,加强了扎根印度的决心。去年谷歌首次收购了Halli Labs一家专注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本土企业,开始了AI爆发前夜的布局。
苹果:打法低调,但始终不能小觑
苹果在印度的战略是通过低价的2手iPhone来培养当地用户对于苹果品牌的认知,目前苹果在当地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依然很低,但却出现了增长的苗头。
2016年5月,苹果宣布耗资2500万美元在印度海得拉巴建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主要用于招募当地人才进行苹果地图等产品的开发。同年9月苹果收购了当地一家数据存储、处理的AI企业Tuplejump,而这家公司擅长的正是企业所头痛用户海量数据处理与存储工作。
虽然表面上苹果没有太大的动作,但苹果走的还是先底层这条老路,一旦在应用层面发力,势必会给业界带来震荡。
亚马逊:由AI驱动的宏大发展蓝图
4G网络的发展,刺激了印度对云端的需求,由于基础设施较弱,2016年6月,亚马逊在印度孟买的数据中心正式运营。除基础设施的建设外,亚马逊在印度也进行过多次大规模投资。
几乎在数据中心运营的同一时间,亚马逊在印度又追加了3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10亿左右是对当地仓储和物流进行投资,随后亚马逊成为电商市场中的新玩家,与当地Flipkart、Snapdeal形成三分天下格局。虽然现今依旧需要赔本赚吆喝,做一些让利促销,但好在亚马逊广告业务已有大幅度起色。
亚马逊有着自己AI发展蓝图,其规划利用无所不在的AI替代网络商店,随时随地的卖货。而在这一副蓝图里,自家电商以及云业务必须率先在印度落地,其次才是Alexa。
亚马逊曾在印度挑选了一批公司高管和商务人士作为天使用户,并为其提供Echo音箱,从而对Alexa进行训练。去年11月份,Alexa正式进军印度市场,并与当地多家运营商(Zomato,Uber,Ola等)合作提升用户体验。这一蓝图,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微软:印度基因的CEO
Gartner曾统计,去年印度的公有云服务预计在19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42%,其增长速度甚至赶超中国。而作为全球第一梯队的成员,或许是纳德拉的印度裔背景,让其先人一步进行了布局。
微软进入印度的时间较早,2015年10月就宣布完成了3个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印度正处于爆发的前夜,巨大商业前景必然会有一场云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进入较早的微软已经拿下了如塔塔通信、Essar此类的大客户,并利用渠道生态上的优势持续对中小企业进行挖掘。
在去年2月份微软在印度孟买举办的大会上,发布了为印度量身打造的轻量化Skype Lite,集成了聊天机器人服务。通过由印度政府主导推行的 API 接标准,当地企业能够快速进行接入。
而近期微软印度公司AI部门总经理桑达尔·斯理尼万森在采访中也提到过,要让所有人所有企业用上人工智能。从微软的这一套布局,看来是想让印度快速跨进AI时代。
印度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
在社交方面,国内社交一把好手的微信显然已被Facebook、Twitter、Line挤出局,为此腾讯转战其他领域,这个暂且不提。接着说这几大社交巨头。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曾邀请过印度总理到总部进行访问,其目的就是在连接全世界这个规划中,补上印度这块的缺失。在去年7月份的统计报告中显示,印度Facebook用户数量已超美国。
Facebook未来的战略主要垂直在Messenger机器人与AR/VR上,去年11月Facebook表示将在印度上线发现功能,Messenger功能将允许用户寻找和浏览机器人和企业页面。另一方面Facebook也在当地开启了两个VR项目,分别是印度创新中心和创新学院。
再来看看Twitter的动作,Twitter曾斥资4000万美元收购了ZipDial,在覆盖智能机用户的同时也能吸引功能机用户,通过拨号的方式,功能机用户便可接收Twitter特定账号的短信接收。
而Twitter在印度备受总理莫迪的喜爱,并曾要求各部委注册Twitter账户,设置当地部门将其作为了处理政务的平台。印度势必将是Twitter增长最快的一块市场,Twitter也乐于加速这个新兴市场的发展。
国内部分:BAT的鏖战,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反观国内企业,多数企业仅在印度手机市场进行了布局,小米、OPPO、一加等,以小米为例,雷军的目标是抢占印度一半的手机市场份额,而未来手机线以外的战略还很模糊,不过好在其刚牵手的新朋友百度布局较广。
然而,智能手机普及并非印度长期战略,掉了队的印度是想借助此AI风口借机插队,甚至不遗余力的直接从移动互联网跨至人工智能时代。所以对这些出了海的手机厂商来说,印度未来市场的变化将淘汰掉一些后劲不足的企业。
这一次的印度战场,BAT依然是第一梯队玩家,但日子远没有国内这么好过。在人工智能列入政府报告的那一刻起,也就意味着会加大对国家队的扶持力度,虽然Google在中国成立了AI实验室,但其在中国的前景实在让人担忧。
但在印度,BAT面对的是全球巨头间的拼争,以阿里为例,今年才在印度建设成两座数据中心,而其要面对的,是早他一步进来的另两位第一梯队成员AWS与Azure,另一个擅长的电商领域,也要在亚马逊以及本土电商巨头的夹击中生存,阿里的方式是嫁接到移动支付工具Paytm身上来谋求生路。另一家巨头腾讯也在忙着与Hike(印度版微信)进行洽谈。
然而,这还仅是AI风口爆发前夜的暗流涌动,随着未来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进入印度,或许将为这场还未打响的鏖战增添全新的变数。